(这是一篇原定于去年这个时候发出的文章,但由于种种原因,中途搁置。近日上海发生的种种,又不禁让我想起这篇文章的意义。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?这是本期,我们思考的议题。尤其是靠数据吃饭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人士,在运用数据的同时,更应该知晓其短板和问题。人,因为理性而伟大,因为知晓其局限性而成熟。)

背景故事

最近一位朋友遇到一件事情:他们公司是做外贸的,每天和很多客户打交道。只要和人打交道,就不可避免会有冲突。他们有个系统,来记录客户的投诉。问题就在客户投诉量这里。原因是公司老板觉得,每天一百的投诉量太多,需要产品弄清楚什么情况。产品想了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,修改判断标准:如果客户的投诉内容少于7个字,则视为无效投诉。因为字这么少,并没有实际有效的信息。

这个方法,惊为天人,马上投诉量指标就下来了,老板也不再过问。问题解决了吗?看起来解决了,又看起来没有。

我的朋友是一位思想坚定的青年,有他自己的原则。他认为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,即使这个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边。为什么这样说,首先第一点,老板想知道原因,改善问题。但是下级却曲解了其本意,认为数据是让老板感觉不爽的点,并奉为行事圭臬。第二点,通过粉饰数据的方式去达到表面的目的,放弃了深入理解这个问题的可能。

朋友认为需要该事发起一项专项分析。可是很不妙的是,项目的决策者并不关心客诉,他希望他开发的功能赶紧上线。另外一个产品还说,这就是工作。Yep,有时候你不得不陪某些人演戏,但当整个组织都在演戏时,没人关心客户,没人关心长远利益。这个组织虽然短期还能运转,但我们都知道最后的结局。

这些人呢?也许会失业,也许因为其“卓越”的方法论,被请到下一家企业,作为职业经理人,继续布道。

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。

数据的不可抗拒之魅力

指标,是现代管理学的一次伟大胜利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·德鲁克(也是提出彼得原理的那位)曾经说过:无法测量,则无法改进。这句话掀起了管理的革命,一定程度上帮助近现代企业走向目前的辉煌。目前在管理体系中,活动大多围绕指标(metric)展开。

作为数据从业人员,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数据指标,DAU、转化率、营收。在建模时,同样也需要指标去衡量模型的客观效果。数据简直太好用了,不愧是21世纪最性感的科学。当别人不同意你的看法时,拿出数据;当组织考核你绩效时,拿出数据;当前路不明需要探索时,拿出数据。数据是石,敲击星星之火。数据是火,点燃熄灭的灯;数据是灯,照亮夜行的路;数据是路,引你走到光明。

这些点点滴滴,一步一步也在筑起企业的数据能力,帮助企业在决策中走向理性和胜利。

但是,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过度指标化,正在侵蚀我们的生活。

数据的日常快照

生活上,我们总是在追逐各种数据。早上什么时候起来,今天学了多少东西。体重保持在优雅的范围没,工资能买零点几平上海老公房了。甚至于,我们会拿智能设备去监控自己的各项指标,以期望达到某种自我的调和认可。

以我写文章为例。早期的目标是一周一篇,发现实际操作起来,还是有难度的。主要的难点在于,怎么保证稳定输出。想得很好,但实际却也陷入指标的陷阱。我开始焦虑,文章会不会受到欢迎。如果我不写、不发布,那就永远不会面临指标的考核。这也是我目前正在经历的。这样的例子在工作、学习、人际交往以及理财等领域屡见不鲜。

职场上,这类事情就更多了。成也指标,却也败于指标。上面一开始的例子,绝对不止发生在朋友的公司,成千上万的企业内部正在发生类似的事情。今天你这个部门多少人加班了,明天这个季度你所在的项目数据如何,后天再来一个数据复盘。数据正渗透我们的职场生活。

某位老板希望产品的DAU能到百万,于是该产品团队撤掉了支持集团其它业务的工具,将其并入某app,达到了百万DAU。但是,公司得到了什么?公司得到了数字,但是却失去了用户体验。从一个旁观者来看,对集团最有利的不是牺牲用户体验堆DAU,而是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,去开发一款真正吸引用户的产品。

至于社会上,这类事情则表现得更隐蔽。如果一个地区强调破案率,则基层民警则一定会先去做简单的案子。如果破案率要求到百分百,则冤假错案也就出现了。同样的,医院如果注重康复率,那些疑难杂症,自然而然优先级就降低了,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,但却每天都在发生着。

更甚至,编造假数据欺骗外界。亩产万斤放卫星的事情,至今还没被教科书擦掉。

魅惑的原理与后果

为什么我们会痴迷于此,这恐怕得和最近两百年的科学文化胜利脱不开关系。近现代文明得以有飞速的发展,离不开“理性”两个字。理性是现代化启蒙的源头,理性、科学、实证替换感性、玄学、传言,将诸多现代发明带到我们身边,提高了我们的劳动生产效率,也带来了物质的空前富足。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理性呢?

在另一个方面,从社会规训角度,大家会潜意识地认为:只要有公开透明的数字,那么我们就可以监督组织或个人实现其目的。无论这个组织是我们持有股票的上市企业,还是一般科研机构。这个人是标准化考试下的未成年人,还是绩效考核下的打工人。

指标文化甚至到了一种安慰剂的程度:即使没做出什么事情来,只要在不断收集数字,呈现数字,那么至少还会有些心理上的慰藉。这大概就是无效加班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内在自洽逻辑。

不过问题也显而易见:你测量什么,你才能优化什么,但你也只能得到什么。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,指标之中存在陷阱。迷恋指标,只是带来粉饰、欺骗甚至是生命的代价。

首先是信息的扭曲,每个人对于指标的理解都不一样。计件工作是吧,那我先做容易做的。程序员的代码不好评估,那就去评估代码量、去评估工作时长。同样的数据,用春秋笔法,听起来也就没那么糟糕了不是。

同时存在的也有指标的操纵。粉饰业绩,让数据在不同的口径下进行对比。降低标准,以期让产品达标(对的,某奶制品企业)。或者报喜不报忧,喜欢听好话是吧,给个够,负面消息藏着掖着让后来的人吃个够。作弊造假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。

如何摆脱理性人

回到开头的案例,我们试着以朋友的思维来解决问题:首先,不必对指标过份解读。也许老板是随口一提,表达他的困惑。作为负责人,有理由去澄清和引导老板。迫于老板的“淫威”而改变口径降低标准,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主体人的权利,沦为工具理性的客体。接着,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的问题上,去解决问题。

但是有时候,我们不得不设立指标去追踪、记录和改善某件事。《指标陷阱》中提出了以下九点建议,我们得以按清单一一检查:

  1. 测量对象的类型:是人还是物,人的介入越多,测量的扭曲可能性越大
  2. 测量对象的意义:虽然有些东西很容易测量,但却离意义甚远
  3. 测量对象的数量:不是越多越好,测得越多成本越高
  4. 一定要标准化测量吗?有没有其他能表现效果的方式
  5. 测量结果的用户:是拿去直接做绩效奖金依据,还是作为宏观资源分布调控用
  6. 获取指标的成本:除开事实成本,也考虑机会成本
  7. 提出测量人的目的:有时候我们是执行某个人的测量,请弄清楚其目的
  8. 测量方法由谁来定:最好是被测量者本身,因为只有认同,才更能发挥作用
  9. 明白局限:再好的测量系统都会受制于目标转移

如果检查完上述的9条,还是很有把握应用指标,那么就请行动吧。毕竟指标化,有如此多的好处。当然,选择不继续指标化也是很正常的,并不代表个人、组织的失败。有的时候,基于生活经验的决策,带来的好运气也许更长久。

请时时刻刻记住其局限性,无论你是否是专业数据人员,明白局限,是智慧的开端。

参考资料